時間可以選擇春夏秋任意季節,只要氣溫保持在15度以上就可以進行葉插。即使在夏季高溫下,出苗率也不會受到很大影響。
葉子的選取并沒有太多限制,只要是健康的植株上的葉子都可以。即使有些葉子稍微受損或變軟,只要處理得當,也能成功生根。
對于葉插的土壤,其實要求并不高。我的配土是腐殖土和煤渣的比例為6:4。之所以選擇腐殖土比例較高,是因為根據我的經驗,葉插需要保持水分、保溫和濕潤,同時新苗出土后需要大量營養。然而,由于新苗比較嬌嫩,不能施肥,而腐殖土的肥力可以彌補這個缺點。
在處理土壤之前,將配好的土壤鋪開在陽光下曬2-3天,然后用1:1000的多菌靈噴灑土壤,直到濕潤,然后用薄膜覆蓋,繼續曬2-3天,最后揭開薄膜,繼續曬1-2天,以確保土壤有足夠的殺菌時間。
新鮮采集的葉子,先使用1:1000的多菌靈浸泡10分鐘,然后在陽光下曬2-3小時,以促進傷口愈合。然后放在通風良好的環境下晾放3-4天,最好是更長的時間(不超過7天)。
我使用的是20x30cm的大方棚子進行上盆,盆底沒有排水孔,土壤厚度一般為3-5cm。裝好土壤后,抹平表面,并噴灑潮濕(但不積水)的1:1000多菌靈。
一般情況下,不建議將葉片插入土壤中。因為很多新手插葉片時,葉片傷口處理時間不夠,加上土壤未消毒,插入土壤會導致細菌感染,從而導致葉片腐爛。我采取的方法是直接將葉片平鋪在土壤表面。
在苗木出土之前的一周,每3天噴水一次,保持土壤濕度,不要進行過度澆水。可以使用薄膜蓋在盆上(也可以不蓋),并在上面戳幾個洞。
大約一周左右,葉片就會長出根或者苗子。此時可以白天覆蓋薄膜,晚上則揭開通風。一旦出苗后,每天晚上都可以進行噴水。
一般來說,當葉片集中出苗后大約半個月左右,就可以揭開薄膜,并且每天都噴水。小苗的生長速度很快,并且有很強的抗性,不用擔心過多的水會導致死亡。
出苗后的管理要方便得多。當表層土壤干燥時,只需噴水即可。通常在春季進行葉插,秋季可以按常規進行盆栽管理。不建議移盆,尤其是在夏天,要忍住移盆的沖動。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葉片即使一個月后仍然保持良好狀態,不會腐爛。只要生長環境適宜,它們仍然會長出根和芽。因此,不用擔心葉片放太久會壞掉的問題。此外,即使葉片翹起來,植株仍然會生長出根,鉆入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