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的常見病害及其防治
莖腐病
銀杏在發病初期,莖基部的地下根部組織和表皮層組織會變成褐色,并且出現水漬狀病斑,葉片逐漸褪色下垂,隨后病部不斷蔓延,將莖基包圍并向苗木上部擴展,最終導致整株植物枯死。以下是一些防治措施:
1、進行預防性工作,對土壤進行處理并對苗木進行消毒。
2、合理控制水分,確保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3、冬季應嚴防凍害,并增強苗木的抵抗力。及時清除病死苗木并進行集中燒毀。
4、對已經感染莖腐病的銀杏,每隔一周可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進行噴灑,共進行2-3次防治。
枯葉病
枯葉病的癥狀表現為在樹皮上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逐漸增大,并導致樹皮縱向開裂。之后病斑會逐漸蔓延,形成環狀壞死,最終導致植株死亡。以下是具體的防治方法:
1、防治銀杏干枯病的關鍵在于加強管理,增強植株的健壯程度,提高其抗病能力。
2、及時完全清除感染病斑的植株,并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源。
3、及時刮除已形成的病斑,刮除的深度應達到木質部,并使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1:100波爾多液等涂抹在傷口上,以殺滅病菌,防止其擴散。
早期黃化病
早期黃化病是由于缺鋅引起的一種生理病害。黃化病的發生原因及病斑擴展主要是由于長期使用化肥而有機肥不足,導致土壤缺鋅和肥力不佳。該病多在6月份出現,7、8月份病斑迅速擴大并導致葉片枯死。以下是防治的方法:
1、一般在3、4月份,為有發病跡象的銀杏施用鋅肥。
2、在干旱季節和汛期分別做好澆灌和排水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