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護方法
1、光照管理:在養護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直接陽光照射菹草小苗。當菹草慢慢長大后,逐漸增加光照時間,每天4.5-5.5小時的光照為宜,有利于促進生長。
2、水質選擇:菹草一般出現在池塘、水稻田、水溝和河流等水域中。因此,適宜的底泥營養鹽和微酸至中性的水體酸堿度對其生長有利。
3、養分管理:菹草的養殖過程中,需要提供充足的養分,包括底泥和水質中的營養鹽。
4、溫度管理:菹草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5-20攝氏度,若溫度適宜,則4-5月會開花,6月會凋零腐爛。
二、養殖技巧
1、扦插:通常在春季進行扦插,將菹草扦插至充足的底泥中,同時要保證底泥和水質中的營養鹽充足,并適時增加水位,小苗需要避免暴曬強光。
2、播種:由于菹草在4-5月開始開花,因此最適合的播種時間是秋季,秋季播種后將會發芽,冬季和春季則是其生長期。
三、問題診療
1、葉片枯黃:如果葉片出現枯黃癥狀,可能是水質的酸堿度不平衡,過酸或過堿性,或水體中的營養過剩所引起。應及時調整水質的酸堿度,保持營養平衡。
2、爛根:菹草若出現爛根情況,可能是水中氧氣不足的原因,應及時增加氧氣供應,并增加光照。
四、其他問題
1、毒性:菹草屬于多年生沉水草本植物,無毒性,且具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可作為良好的維生素補充物。
2、修剪養護:菹草作為水生植物,繁殖迅速,在適宜的環境下很快覆蓋整個湖泊。因此,需每周進行修剪,避免密度過大。